不少刚学习音乐的艺考生对视唱练耳感到很是头疼,无论怎么学都没有进步,因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有时候学习没有得到成效,是用错了方法,今天小编盘点了三种低效的视唱练耳学习方法,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用练耳软件练习
很多人学习视唱练耳会考虑借助软件,这类软件数量不少,既有国外的也有国产的,典型的如earmaster,myeartrainer之类,国内的就不多讲了,其功能模块大同小异,无非内置单音听辩,音程听辩,旋律听辩,和弦听辩(含和声音程),和声连接听辩之类,使用此类软件来自学视唱练耳,可以说几乎毫无作用,不管其本意是否是为了广泛惠及音乐爱好者(我其实不怀疑此类软件开发者的本心是好的),然而此类软件所暗示的学习方法是完全错误的,它把训练的重点引向了“听”这一动作,这与正确的学习方法背道而驰。
视唱练耳正确的学习以“唱”作为最根本的手段,以嗓音正确演唱的唱名音节来建立音高系统同语音系统的联系,之后听到音高的变化才能将其对应到唱名系统,即所谓听出了“谱面”,这种相对的音高位点意识的建立只能依靠唱,依靠内心的数算,依靠快速的视唱反应才能建立,纯粹依靠“听”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盲目使用视唱练耳软件来“练耳”,注定劳而无功。
2.死记硬背唱简谱
现在网上涌现出大量以学唱简谱来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视频,其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名教师来示范一首流行音乐简谱的视唱,这种方法从方向上来说比第一种方法好,但仍然可以归结为无效的练习方法,原因很简单,学唱一首歌曲的简谱是一个死板的过程,虽然看似一首歌曲的简谱你都唱会了,然而其中每一个音程你都没有掌握,你只不过是在歌曲旋律的记忆和引导下唱出这些唱名,而却不能将它们迁移到其他的乐谱的读唱听之中,比如,就算你学会了十首这样的乐谱,仍然无法去视唱哪怕一小段陌生的乐谱,更不要说获得听歌记谱的能力了。
而且从实际来看,这种对于简谱的学唱实际很难记忆,一旦篇幅稍长,记忆就容易发生错乱,因为相对于歌词的逻辑性,唱名音节系统毫无逻辑性可言,因此很难记住、记准。这种方法是死板而无效的,它没有关注视唱练耳中最重要的基础构件,也就是“音程”的掌握,不从细微处着眼解决问题而寄希望于以数量取胜,须知一首歌曲中由于演唱环境的差异(指的是音符的时值,轻重,倾向性等),同一个音程的感觉大不一样,这样盲目的期望以宏观手段解决微观问题是不可取的,这种方法注定会失败。
3.机械模唱与构唱
传统科班的训练方法放到最后来说,这种方法不能说是无效的,它至少走在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上,但不得不说这仍然是低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大体描述如下:以教师为主导,使用钢琴弹奏音程,示范唱出唱名,学生跟唱。自己练习时,自行弹出音程,根据音高来模唱。模唱的目的是学会构唱,即给定一个音,以唱名将另一个目标音唱出来。这种方法不能说错,只能说是低效,使自学的人几乎难以坚持。
低效的原因在于键盘模唱的抽象性,你无法快速的记住一个音程同另一个音程有什么不同,因为那在你听来只是键盘上响起来的两声当当的声响,既没有可记忆性,也没有区分性,于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付出很多的练习才能有一点收获,这种低效率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对于自学者,则会导致放弃学习的结果。何况即使能够学会构唱,距离熟练视唱乐谱,游刃有余的音乐听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训练技巧是科班训练中所欠缺的,这些技术方法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嗓音控制技巧,它们可以帮助将特殊的音程环境转换为一般,从而解决所掌握的音程构唱的普适性问题,这无论对于视唱还是听觉训练都是至关重要的法门。
视唱练耳的学习从总体上看是高度内化型的学习,这是所有技能类学习的共同特点,老师可以向你灌输知识,但不能向你灌输技能,技能只有在自我训练中去体会学习,才能不断圆熟,因此良好的学习技巧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视唱练耳教学大环境中十分欠缺。
以上就是三种低效的视唱练耳学习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好学校持续为您提供更多免费回答,另祝您艺考顺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