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素养?通俗的理解是:一个人在文化知识方面的素质和文学理论方面的修养,其中包括文学理论知识,语言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数学、历史、地理、外语、政治理论与哲学等方面的学识水平。无论是学习音乐或是从事音乐专职、音乐教育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是不言而喻的。
历史发展到今天,任何一门学科,哪怕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都有其深奥的学问。它既有自身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发展规律,又有其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多方位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你要全面地认识、掌握、发展一门学科,首先要求你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去学习前人在本学科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而透过这些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去认识它的发展规律以及与其它学科的有机联系。音乐这门古老的、极妙的、特殊的艺术尤其是这样。
我们承认音乐人才的选拔有其特殊性,强调音乐素质是发展音乐才能的第一客观因素,但并不是否认或忽视文化素养对学习音乐、发展音乐才能所起的重要作用。文化素养对学习音乐,发展音乐才能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1、文化素养差,势必影响甚至限制了专业主修课
如声乐、钢琴、器乐或理论作曲等课程的技法要领的理解和掌握、表现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潜在能力的挖掘和音乐才能的高水平发展,也将是没有深度和广度的。
2、文化素养差,影响到公共文化课学习
不但直接影响到大学阶段的公共文化课,如大学语文、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学习,而且直接影响专业基础理论课、基础技术课、专业史论课,如乐理、和声、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等课程的学习。
3、文化素养差,很难捕捉艺术真缔
音乐作为抽象的表情艺术,无论是创作、表演还是欣赏,都需要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及各种表现要素进行深刻的分析,这样才能充分地理解其音乐思想,准确地捕捉艺术真缔,完美地揭示其音乐形象。
然而要达到这种艺术表现的高度,如果没有高层次的文化素养,广博的专业知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艺术视野,更是难以做到的。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所创作的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如果不是作曲家怀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具有广博精益的中华民族的素养、宽阔的艺术视野和扎实的艺术功底,就不可能站在用音乐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历史高度,以黄河及其伟大的气魄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创作出这样伟大的作品。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初听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时竟落泪说:“我已接触到忍受苦痛的人民的灵魂深处了”。人民的苦难,如此能牵动两位伟大的作曲家和文学家的心灵,决非是学识浅薄的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的全部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想了解更多有关艺考方面的知识,可以联系在线客服,好学校为你提供一站式免费求学服务,最后祝所有艺术生都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