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分系统的更新和各支舞比赛时长的增加,很多选手在经过多轮次的竞赛中出现后劲不足、体能下降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有没有想过可能是你的训练方法不对哦。
舞蹈是一门充满艺术性和运动性的表演形式,可是,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对于舞蹈也有许多误区。以下将介绍关于舞蹈的四个误区,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舞蹈,并正确地进行学习和实践。今天,小编给大家梳理一下这些误区,看看有木有聪明的你犯过的错!
1、训练安排是否合理?
很多舞者为了比赛普遍坚持早功晚功,但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训练安排,来到练功房,稍做准备则开始复习比赛组合,其实这样并不科学。
在确定了比赛日期后,我们需要对每周每日的训练进行更细致地划分:每周训练几天,休息几天;临近赛前几天进行模拟赛,几天进行调整休息;
每天训练多长时间;早功晚功分别有针对性地练习什么,是改善技术、拉体力,还是做辅助的体能训练……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是开始有效训练的前提。
2、运动强度是否到位?
诸多研究表明体育舞蹈是一种高强度的间歇运动,其运动强度可以达到体育舞蹈选手最大心率的85%(最大心率百分比=运动后即刻心率beat/min÷最大心率beat/min)。
在没有科学设备监控的情况下,舞者们可运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测量自己是否达到科学的训练强度。用220减去自己的年龄,得到的就是个人的最大心率。
在跳完一支舞后,如果最大心率百分比低于80%,那可能就是你偷懒了。但是,当选手出现了运动疲劳时,则应及时降低运动强度进行恢复。
3、运动补剂到底如何使用?
通常来说,提高兴奋性的运动补剂往往在赛前半小时饮用最好;比赛结束即刻应喝苏打水等碱性饮品,帮助冲酸,缓解肌肉乳酸堆积;随后再喝一些补充电解质和恢复疲劳的功能性运动饮料效果更佳。如若选手私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则应相应地使用蛋白粉,补充适量蛋白质。
4、体能训练是否必要?
当然是必不可少!舞者们要结合自身体能出现的情况,及时与舞蹈老师和体能训练教练员沟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和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的全部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想了解更多有关艺考方面的知识,可以联系在线客服,好学校为你提供一站式免费求学服务,最后祝所有艺术生都能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