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即艺术类专业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有意向报考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艺考的录取规则相较于普通高考有所不同,它不仅考察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还包括专业课的考核。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艺考的规则吧~
1、文化素质+专业能力: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文化素质主要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能力则使用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
2、分类考试:艺术类专业考试根据不同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实行分类考试,一般分为省级统考(含省际联考)和高校校考。
1、省级统考
覆盖范围:省级统考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独立或联合组织实施,基本覆盖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科类。
录取规则:考生需达到所在省份艺术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并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2、高校校考
适用范围: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要求较高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
录取规则:考生需达到所在省份普通类专业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且省级统考成绩合格,方可参加校考。校考合格考生,依据考生志愿和校考成绩择优录取。部分高校还会结合专业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艺考的录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专业优先模式:即文化课过省提档线,按专业课从高到低录取。这种录取方式一直是艺考考试的主流录取规则,各大专业类院校都会按照这种录取方式选拔考生。
2、专业课、文化课兼顾模式:即文化课过省提档线,专业课和文化课各取一定的比例,按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目前随着统考的实施和高校对文化课要求的提高,采用这种录取模式的高校逐渐增多。
3.、文化优先模式:即文化课过省提档线,专业课过关的情况下,按文化课从高到低录取。以这种形式作为录取标准的院校现在很少,除部分综合类大学和个别的专业会以文化课比重做重点参考。
4、专业差异性模式:即在同一个高校里,不同专业的录取方法和分数的比例都是不相同的,这种方式综合了前面的三种方式。
5、专业差异+省份差异模式:这种情况更为复杂,既要考虑不同专业的录取模式差异,还要考虑省份之间的差异。
艺考生必须达到所在省份的艺术类本科文化分数线才有资格参与后续的专业分排序。
对于32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及部分具有特殊要求的院校,考生需要单独参加这些学校的校考。
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原则也可能不一样,各专业的文化课分数线也有区别。
考生在报考前一定要了解所在省份的艺考招生政策以及所报院校的艺考录取规则和要求。
总的来说,艺考的录取规则是一个综合考虑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的过程,不同类型的院校和专业有不同的录取标准和要求。
艺考生在准备考试时,除了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外,也不能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同时,了解并熟悉所报院校的录取规则对于顺利被录取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