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重要字体,起源于秦汉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后世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隶书的发展来源于战国时期晋国的小篆,后被秦朝推广并定为官方文字。然而,由于小篆书写繁琐,不便于日常使用,于是在秦朝末年到汉代初期,隶书应运而生,作为一种行书体,既能保留文字特点,又更加简洁、流畅。
隶书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书法风格从古朴庄重向简洁流畅的转变。其次,隶书成为公务文书的主要书写体,至今仍是法律文书、历书等正式文件的书写字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仪式感。此外,隶书的发展也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楷书、行书等书体都受到了隶书的启发和衍化。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练习隶书的十大口诀:
(一) 苍劲古拙: 隶书的装饰性强,线条要朴拙典雅,刚劲有力,富于变化,笔势要雄伟厚重,切忌圆滑板滞。
(二) 如龟如鳖:隶书的字形要像龟鳖那样扁。
(三) 横平竖直: 横画要像水平线那样平,竖画要直如绳,但是又要有起伏动宕, 不可僵硬。
(四) 左波右碟:撇画的运笔由高到低,到结尾处又再高,像波浪似的。捺画的捺角像切肉的姿势。
(五) 蚕头雁尾:是隶书中主要横画的装饰,在开头处设蚕头,结尾处设雁尾。
(六) 雁少双飞: 设雁尾是纯粹为了装饰,多了反而不好看,一个字中, 只有一笔横画设雁尾。
(七) 蚕不二设:和上同。(也有“蚕无二色”之说)。
(八) 笔必三折:隶书运笔时,欲右先左为一折,行笔至尽头处为二折,回锋收笔为三折。这样的线条才会苍劲有力。
(九) 点画俯仰: 每一笔画要互相顾盼, 彼此呼应, 这样的字形才会体势多姿。
(十) 斩钉截铁: 隶书的笔画清楚、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
隶书在中国文字演变上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变自篆体,由圆易直,渐趋简易,下启行、楷, 使中国文字逐渐定型。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左右伸张的横势结构, 突显了隶书的结构美学, 也深深影响了后世书家的风格。所以研究中国文字, 不能忽略隶书的关键地位;研究中国书法,也不能忽视隶书的深远影响。因之,学习隶书,既能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对中国书法也能有深切的认识,而且隶书不若篆体的难识难写, 接近楷书, 其结构重心低,很容易掌握,是很值得推行的书法字体。
如果你喜欢这篇资讯,别忘了关注91选校艺考资讯,如果还有其他疑惑,还想了解更多艺考培训相关的信息,可以搜索关键词或直接在线咨询,91选校为你提供一站式免费求学服务。另外祝您艺考一切顺利,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