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叙事性散文写作的要点,其实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么几点,重要的还是需要多练习多看,今天再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写作特点的写作要求的干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写作特点
叙事散文是以展示事件过程和情景为中心,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线索组织行文的散文。其特点在于:
一是有相对完整的事件和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它不是像小说可以虚构故事,只是展示一个真实事件的真实过程,它可以取舍、删简、组合,可以有意安排叙述信息的详略、疏密,可以在叙事的同时倾注作者的感情色彩,进行评说褒贬。目前散文界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越来越讲究叙事的故事性、情节性,读起来像小说。这只是为了追求-种叙事的艺术效果,并没有泯灭它与小说的.基本界限。
二是叙事散文叙述的是真实事件,这一点与通讯、报告文学相同。但散文写的事情可大可小,可取新鲜的,也可用陈旧的,而且比较常见的是一些琐碎的、 平凡的事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来传递作者的主观情感。它不像通讯、报告文学选材要求是新闻题材,讲究事件本身的时效价值与社会价值, 并以此达到作用于社会、人生的目的。它可以作杂记、 散记、侧记等,可以记一件事,也可以记多件事,但是在考试中,写的事件不宜过多。
二、写作要求
叙事散文,顾名思义,就是写人记事,以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为目的。叙事性散文比较灵活,不要求像小说一样具有那么严密的故事逻辑,可有叙可有议,可以有比较大的时空跨越性与内在描述空间,当然所描写的人物也可以只是性格片段的展现。
首先,在选材上建议取自于自2亲自经历的事情。所选取的素材-定要是触动自己的真实感情的,不是那些随风而逝的过眼云烟,而是自己情感沉积层中久久不能磨灭的那些人和事。生活中无一人,无一事,无一物,不可入文字,事不论大小。我们不能乞求每个人都有生死离别的生活阅历,毕竟我们的年龄决定了我们触摸沧桑的可能性,在这里考 官想看到的是考生的真性情。考生要尽量地做到所选事件的典型,要做到小中见大,小而精彩。尔基说:“采取微小而具 有特征的事物,制成巨大的典型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
其次,在散文叙事语言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到朴素,不卖弄、不堆砌,要形象、具体,即如鲁迅谈“白描”时所说,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就要求我们遣词用句的凝练,删除一切多余的东西、-切可以不说的东西,只保留非说不可的东西。散文的文字运用要直接、简单,但要保留文字传达后巨大的情感空间和人生感叹。朴素而又流露着真情实感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这永远是真理。
再次,还要注意细节的刻画。这里所说的细节主要指人物的神态刻画、动作的刻画、周周环境的刻画、 人物心理状态的描摹等。比如这样一 段文字:远远的看见前面一-个蹒跚的身影摇摇晃晃的趱行着,走近了,方看清原来是母亲。母亲佝偻着射,本来就瘦小的身躯缩成了一团。身上、脸上缀满了泥巴,也不知在路上摔了几跤。刚才被汗水打湿的头发现在让雨水冲洗的有些凌乱,一绺绺地搅和在一起,发梢上滴落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珠。这样的细节描写,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或特征的叙述,而是作者心底情感潜流的外在体现。它在文中已经不仅仅充当叙事的角色,而在传达某种情感的张力。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 意思是文学中创作的人物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长时间的观察和洞悉。总之,要写好一 篇散文离不开对生活原生态的细致观察。
一般的叙事散文考试题型:
(1)人物类:《伴侣》、《出租汽车司机》 ;
(2)环境地点类:《那个多雨的夏天》、《候车室》 ;
(3)物件类:《窗》、《老井》 ;
(4)学校题材类:《同桌》 、《我的老师》 ;
(5)事件类:《广 告**》、《冤家路宽》 ;
(6)特殊题型:《不敢看 你的眼睛》、《高处不胜寒》 , 诸如此类。
编导生们看完有没有收获呢?如果这篇咨讯能对你有所帮助,就是小编莫大的荣幸啦!好了,如果你还有其他疑惑,还想了解更多编导艺考相关的知识,可以搜索关键词或在线咨询,91选校为你提供一站式免费求学服务。另外祝您编导艺考一切顺利,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