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出自于实际需要并受意志支配的,动作的过程有明确的目的,是合乎生活逻辑的,而表演中的动作则是演员按剧本的人物要求,以自己生活经验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设计的。它遵循生活中动作的规律。生活中每一行动都有从感受客观事物、 产生思维到采取外部动作这样几个具体步骤,是有机的心理形体统一的动作过程。所以说:表演艺术中的动作是心理、形体两方面的结合,是内外部动作的统一。一切动作的产生都必须符合剧本规定情境的要求,是角色在此时此地对规定情境的感受和思维的相应的反映过程。一句话,规定情境是展开表演动作的前提。
1、外部动作
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面部动作(主要是指眼睛和嘴)。
人们的动作是千差万别的,各不相同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经历、文化修养、思想品德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而人类社会又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所组成的。演员在创作中要塑造各种各样性格的人,这各种各样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他的姓名、工作、在剧情发生的时间空间里做了什么,虽说剧本已提供了,但这些只是一个轮廓。 作为演员如何把一个轮廓变成活生生的人,变成具有个性的人,具体怎么动作、怎样说话,这还需要演员去下功夫塑造。在接受角色之后,总要考虑从何下手来塑造他。每个人的创作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先研究人物的内心活动,找到人物的心理根据;有的演员则研究台词找重音;有的根据人物的生活环境、经历先给人物设计一些外部动作,从外部动作入手找到人物的自我感觉等等。不管采取那一种创作方法,只要能把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塑造出来,目的也就达到了。
3、心理动作
心理动作也称内部动作、内心动作。心理动作是指以改变人(包括对手和自身)的意识为目的一种看不见的内在动作。在表演艺术中,内在的心理动作具有重大意义,任何外部动作、语言动作都是以心理动作为前提,都是有内心根据的。在创作中要根据剧本提供的人物,组织有机的心理动作线,以保证外部动作的有机、连贯、富有魅力;而外在动作又能唤起相应的内在心理和情感。
4、形体动作
形体动作又称外部动作。形体动作:是指在表演中主要消耗外部肌体(五官、四肢、身躯)力量的一种看得见的动作。演员创作中的形体动作不是机械的动作、不是为动作而动作,而是有机的、有目的的、有内心根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动作。任何形体动作也都与心理有关联,形体动作通常是心理动作的反映,同时又可作为完成某种心理动作的手段。形体动作的产生要符合人物的思维逻辑、性格特征并受剧本规定情境的制约。
形体动作在表演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形体动作的小小真实可以带来思想情感和体验的大真实,而形体动作的小小不真实也可招致情感、思想与想象的大不真实。形体动作比心理动作容易抓住,它比不可捉摸的内心感情要容易接近、容易确定,是具体的外部形态,看得见抓得住,便于固定,具有物质的稳定性。
5、言语动作
是演员实现剧作者思想的主要方法,是演员表现力中可能性最丰富的因素和影响对手的最完善的手段,所以是动作的高等级形式。它与心理形体动作密不可分,故而称言语形体动作方法。
以上五种“动作”,你都掌握了吗?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再多也抵不过实践给人带来的收益大,各位同学们可要多多观察多多练习哦!好了,如果你还有其他疑惑,还想了解更多表演艺考相关的知识,可以搜索关键词或在线咨询,91选校为你提供一站式免费求学服务。另外祝您表演艺考一切顺利,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