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播读中,说明文类型应该怎么读呢?它和议论文有什么区别,要讲究哪些技巧呢?今天讲的是说明文类型稿件和议论文稿件的播读技巧:
一、说明文
1、说明文的朗读基调
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不像朗读记叙文、寓言等文章而投入一定的情感。说明文的朗读,基调应较平实:在语速、停顿等方面可以用叙述的语气把文章读的正确,强调说明文中所介绍事物的特点,使受众理解说明文的内容,在朗读中发展思维。
例如《太阳》一文,为了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时,开头引用了一个神话故事,这个神话故事的引用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说明事物的状况,我们朗读时,可以区别于一般的神话故事的朗读带着神秘的感情色彩,而应用较平实的叙述的语气来朗读,为了强调太阳离我们远,传说中的“箭能射到太阳”和“箭射不到太阳”,中间用了连词“其实”连接,为了让受众形象地感受太阳的远,朗读时可以将“其实”适当加强语气,又让人体会到“其实”这个连词含有转折的意思,引导受众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文中介绍太阳的特点,那些枯燥的数据说明,我们也要通过朗读,读出那些特点来。文章首段3、4、5句写的就是太阳离地球很远的特点,“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2、说明文的逻辑感受
说明文对科学知识的说明,是按序列层层展开的,为了让受众把握好说明文内在的逻辑结构,在朗读时主要靠正确的停顿,节奏的变化来感受文章的内在逻辑结构。受众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我们可以通过朗读进一步培养逻辑思维。
例如《蛇与庄稼》中首段,叙述了广东沿海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海啸后,庄稼得不到好收成,后来一位老农说破了秘密, 老农说破秘密时的一段话是因果关系: 原来洪水淹没了田地的时候,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窜出洞来,因为没有了吃田鼠的蛇,田鼠繁殖的特别快,庄稼叫田鼠糟蹋得特别严重,所以庄稼就欠收了。在这一段话中,老农为了说清蛇与庄稼的关系,从现象分析,看到问题的实质,层层递进,我们朗读时,通过语调的变化来表达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窜出洞来,因为没有了吃田鼠的蛇,”读得稍慢,而“田鼠繁殖得特别快,庄稼叫田鼠糟蹋得特别严重,”读的时候应加快语速。“所以庄稼就欠收了。”可以用平常的语速读。
二、议论文
议论文,是指有感而发,对某一件事表示自己的意见、观点、看法而形成的一篇文章,其中包括演讲稿、辩护词以及随笔等。从广义上说,也有人把随笔归入散文,但随笔跟抒情散文是完全不同的文体,随笔是一种议论文。议论文有明确的观点,符合逻辑的论证过程,它应该是脉络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所以,议论文的朗读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声音明亮清晰。这是因为在文章中要明确地亮出作者的观点,而且是毫不犹豫,为了表现坚决,应该使用明亮的音色,在发音时,要使自己的发音器官肌肉紧绷,这样声音就不至于显得拖泥带水。
(2)语句重音作用明显。因为在议论文中有大量的议论,为了论证,一定会有所强调,所以语句重音就显出特别重要的作用。
(3)层次分明。在议论文中的思考和议论必然有一定的脉络和思路,由此一步步带着听众走向结论,所以必须是层次分明的,朗读时必须运用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等因素逐步推进到结论的出现,这也就是全文的高潮所在。
以上即是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朗读技巧了,因为说明文和议论文在某些方面都有共通之处,所以放在一起说。好了,有其他疑惑可在线搜索关键词,对播音感兴趣可在线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