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书法练习中章法包含了哪五个要素?

发布时间: 2年前     浏览次数:146

在书法作品的章法中,除了黑白的字的平面排序构成外,还包含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章法的节奏韵律。节奏和韵律是书法赏评中必然要谈到的问题,因为,它既是书法的技巧问题,也是艺术问题。本文介绍章法布局的核心要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章法的组成有如下几个方面:

1、形制:即规格,形式如中堂、条幅、对联、横幅、斗方、扇面等。

2、正文: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书写者要根据字数、字体和形制的不同来决定章法的布局。

3、行款:即落款,指正文之外的文字。有上、下款和长、短、穷款之别。内容通常为正文出处、书赠对象、时间、书写原因、跋语等,下款为时间、书者或斋馆、名号等。

4、钤印:分姓名印、斋馆印、年号印、肖形印、闲印等。形有方、长、圆、椭圆、随形等。文有白、朱(即阴文、阳文),除姓名印外都可做引首印。即盖章在第一行第一字下外侧为多。姓名印可分姓印与名印,视作品情况用一、二方均可。

书法之章法

章法布局核心五要素:

一、大小

在行草书中,这样的变化是非常鲜明的,甚至是非常突兀的。同时,在篆、隶、楷中,这种变化也同样存在,只是不象行草书那样有充分变化的余地而已。大与小的比例反差愈大,节奏就愈加鲜明。这与作品的风格气息有着直接的关系,风格越是奔放跳荡,大小的反差就越大。当表现文雅恬静的风格时,-般大小的反差就相对要小。在这一-点上,《得示帖》大与小的反差比例令人非常惊讶。

二、轻(实)

重轻,是指作品中,虚与实的对此与变化。书法作品中,重轻的主要表现技巧是用墨。重与轻的概念,是指墨色的虚和实,虛与实的对比也是相对而言。虚中之实是重,实中之虚是轻。墨的浓与淡,燥与润都可以表现虚实轻重。需要理清的是,它与粗和细、大和小、聚和散以及长和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概念。这里,主要的分辨参数是墨的虚与实。粗笔是淡墨是飞白,就轻;细笔是浓墨是实笔,就重。字大、字聚、笔长,用虚墨,是轻;字小、字散、笔短用实墨,则是重。重与轻的层次是多样的,运用的手段更是多样化的。当要表现最重的“节拍”时,可以调动所有的方法,重合多种技巧来刻画“宏音重拍"

书法之章法

三、粗细

粗细,是指笔画宽与窄的对比。在古典的书法作品中,除了”铁线篆”、“玉箸篆" 属等粗细的线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存在粗与细的笔画变化。只是因风格的不同,粗细反差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如果把一个笔画比作-个音符,诸多的笔画组合在-起时,必须要强调粗细的变化和对比。粗细的反差越是明显,其音符的跳动感就越强,同时,它的“音域”也就越宽。要表现宏亮、坚定、铿锵者其粗线的比例要大;要表现轻柔、静谧、恬淡者,细线的含量要高;要表现欢快、跳跃、激昂者,粗细要多作混杂。不同的风格对笔画粗细的要求不同, 笔画粗细配置组合的不同,其表现的审美趣味也不尽相同。可以想象,一件粗细笔画等一, 没有粗细反差的作品,就像一支没有音域变化的歌 ,会多么的乏味。粗与细的把握,属创作的微观部分,它必须是细腻的、准确的、丰富的。人们在检验审视-件书法作品时,精察细辨的恰恰正是这些部位。作品的内涵如何,也往往体现在这些部位。

四、长短

长短,指笔画的长线与短线。点,是最短的线。长线,包括直线和弧线,以及由直线和弧线多重组合的多样的线。长线与短线类似音乐的短音和延长音。短音有如弹拨乐,长音类比管弦乐。短音急促而铿锵,长音悠扬而绵延。这一 -点,书法与音乐非常暗合。长音与短音的组合变化,最能体现音乐的旋律。长线与短线的交替变化,就最可表现书法的韵律。

五、正欹聚散

正欹聚散,是指字的中轴线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中轴的移位和摆动,会造成正欹的变化。内部小结构的改变,会形成聚散的变异。如果与音乐来类比,如果还不算牵强的话,它好像是乐曲的变奏。奏,往往是活泼的,风趣的,诙谐的,生动的。它会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音乐而参悟书法,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更是大有裨益的。如,“触”“散” 的左部聚,右部散,“犹”"耿” 的右聚左散,自然而奇巧,生动而消散。

综上所述,章法是一幅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诸多细节需要在创作前能够精心地做准备,在创作中能够一气呵成使作品神采飞跃浑然一体。

Copyright@ 2012-2024 广州冠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7680号
首页电话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