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美术生速看!色彩中六大难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 2年前     浏览次数:87

美术生在色彩绘画时,“花”、“平”、“粉”、“火”、“灰”、“脏”是经常出现的六个问题,许多学生都为这几个问题感到头疼,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其实这些问题是很容易被避免的,今天小编给大家带了这几个难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希望美术生们联考和校考中不要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一、 画面“平”

1.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指画面物体包括衬布在内,要么被画得平平的(显得非常的单薄),要么就是画成单色画(只有体积,没有色彩),物体之间都贴在一起,没有空间,让人透不过气。在作画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意识到用立体的观念去观察物体,分析物体;也没有认识到任何物体中的体积在绘画中都是由三大面,五调子构成。色彩单调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画色彩是画色彩的关系,画它们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而不是仅仅依赖用固有色或固有色加白色或黑色来表现形体。

2.解决的办法

(1)加强自身对“体”的认识与理解,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在绘画中任何“体”的产生都必须由五调子或三大面构成;帮助他们初步建立起“体”的概念。同时,在作画的过程中还要强调三大面与五调子必须与形体结合起来。

(2)加强素描专业课的学习,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素描存在的问题。素描是色彩的基石,这个基础打好了,实际上色彩也就成功了一半。

(3)画色彩的过程中,经常向学生灌输色彩的形成是由于色彩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让他们多去找色彩间的联系,多去思考色彩间关系。

二、画面“花”

1.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指画面整体色调或单个物到处是同样的色彩,要么花花绿绿,要么到处都是脏稀稀的,画面效果很差。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初学者对色彩了解得不够深入造成的。

色彩

2.解决的办法

(1)调整作画方式,重新回到整体,以整体的眼光观察形体,观察色调。观察局部时要谨记以整体的眼光来观察局部的形体、色彩,分析整体中局部的形体、色彩,表现整体中局部的形体、色彩。

(2)正确的运用干、湿画法,做到前干后湿;笔中的水份也因此有所变化,后面的背景或物体,水份含量多一些,前面的水份含量少一些,用笔明确一些。

(3)最好能作到每一笔一个色块,当然不是指一块红一块黑,而是指每个色块以及色块间的微妙变化。

三、画面“粉”

1.产生的原因

粉是指画面白色用得过多,到处都灰蒙蒙的,很是粉气;焦的缺点跟粉恰好相反,焦是黑色用得过多,画面透不过气来,让人看着难受极了。“粉”的原因主要是白色的运用没有控制好,处处加白。画面干了之后,白色会泛出,画面显得“粉气”。

2.解决的办法

白是重要的一种颜色,它可以提高其他颜色的明度,或降低他们的纯度,通过白色的介入,颜色可以扩大色域。一般而言,画面暗部不加白,但在一些不是很重、很闷,给人以透明感、色彩也较丰富的暗部,就不能一概排斥白色。可以说,白色在水粉画中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一种既重要而又危险的颜色,作画时要认真对待。一开始起稿时,如用到白色,通常会加入固有色和环境色与之调和,只有到最后点高光时,才能用一点纯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画面“火”

1‍.产生的原因

一般是指暖色用的过纯或面积过大甚至过单一。主要是用色纯度过高,颜料几乎没经过调和就直接上色,如一红苹果,有的学生直接上红颜色,给人感觉像是要着火,事实上红苹果中也有黄色和绿色的倾向,在调色时就要注意加些黄或绿的颜色。另如一块黄色衬布,直接上土黄、中黄之类的颜色,也会让人感到“生”、“火”。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用色过程中颜料太厚。部分考生通常是在最后收拾画面的时候,用笔喜欢“干拖”、“干拉”,都会造成画面的“火气”。

2.解决的办法有

解决“火”的问题,要从调色和用笔上下功夫。作画时,观察到的颜色,或者想要表现的颜色要能调出来,首先就要有分析和解剖颜色的能力,通俗说就是一块颜色要知道它含有哪些颜色成分。这里简单介绍两种基本的调色方法:“熟”调法。使各种颜色成分充分混合,反复搅拌,从而产生一种新色,原有色的特征消失。这种调色方法调出的色发色性差,在色彩训练中一般较少采用,通常说颜色调死了。“生”调法。

色彩

使各种颜色稍加混合,甚至只用笔蘸了一下,画出的色残留原有色的色彩特征。这种调色方法很常用,其色彩富有个性,不离共性,显得生气勃勃,色彩的表现力得以张扬。实际上,调色不仅在于“调”,更在于“找”、“看”,有了敏锐的眼光,调色的过程就会变得自然而然、轻松自如。用笔上,由于水粉画笔头部扁平,用笔时要根据其特点,“刷”、“摆”、“提”、“拖”各种方法要灵活运用。还有就是毛质上的区别,狼毫、羊毫、兼毫笔都要了解其特性,方能掌握好用笔。

五:画面“脏”

1.产生的原因

脏主要是指画面该画纯的地方,比如水果的灰面画灰了,没有明确的冷暖、明暗对比。有相当部分的考生不注意自己颜料盒内颜料是否干净,本来很干净的颜料被弄得面目全非,有的时候自己都认不出颜色,这势必要造成用色上的误差。在调色时,不注意笔中是否带有其他杂色进行调色。特别是塑造水果时,有的考生笔没洗干净,还带有其他的颜色,造成塑造时出现脏的颜色。其三,初学水粉画或经验不足的考生,用脏水或很稀薄的色彩在较厚的第一层色上揉擦修改画面,以求画面协调,往往颜色干后就会产生脏的感觉。

2.解决的办法

解决“脏”的问题,首先要保护好颜料盒内颜色的干净透明且富有厚度,颜料始终要保持一种“牙膏状”,和盒装的颜料盒内没什么区别,用起颜色来就很舒服。其次要注意用笔的干净性,调错颜色时,要洗干净笔,切不可为了省事偷懒,不洗笔调入其他颜色后再上色。再者还是要熟悉颜料性,分析理解颜色,要会调色。

六:画面“灰”

1.产生的原因

画面纯灰对比关系不恰当,灰色快太多,画面没有生气。“灰”可以和素描的关系联系起来,没有明暗的区分,色彩中更多地是强度明度、冷暖的对比或区分。有些衬布或静物颜色因明度不高、纯度不够从而产生灰的感觉。考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颜色,调配的颜料种类太多,复色间相调,必然产生灰闷的感觉。另外,调颜色时,用水过多也会产生灰的感觉。

2.解决的办法

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水粉颜料的特性有很大关系。水粉颜色主要由填充剂和色剂组成,调和次数过多或加水过量都会使饱和度降低,画面色彩就显得灰暗。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熟悉颜料的特性,要会调色和用笔,要明白水粉画画时和干透后的变化,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思。

以上就是色彩中六大难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好学校持续为您提供更多免费回答,另祝您艺考顺利!

Copyright@ 2012-2024 广州冠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7680号
首页电话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