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没有接触过美术的同学,在初次参加集训、学习专业课之初,对老师脱口而出的“黑话”一脸茫然,以至于打断了自己的学习思路,耽误进步时间。集训初期,落后就得抓紧赶上,不然会越差越多。如果能够更快理解老师的意思,大步跟上老师的节奏,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小编整理了一些艺考集训期间,老师们常说的各种“黑话”,希望对各位美术生有一点帮助。
1.虚实
指线条的轻重变化,用于表达空间、体积关系。
骨骼结构——画骨骼如手肘、膝盖用较方较硬的线;画肌肉用柔软的线;形体——贴身部位用紧且实的线,不贴身用松且虚的线 叠压关系——先分辨边缘线的次序,前后型的叠压关系。因叠压产生线的穿插后,前面的线实,后面的线虚 空间关系——离视线近显得实,离视线远显得虚
2.疏密
两个字拆开来看,“疏”是指对长线的概括运用,“密”是指对短线的组合调整。从塑造点出发,通常来讲,人体外轮廓线较为连贯、单一,内部线条较为复杂、多变。从结构转折出发,疏密是相对而言的,衣服上的褶皱数量会根据人体动势和布料薄厚决定的。一般在关节挤压处、布料堆积处,用线较为密集;而在大腿、躯干等衣服无积压的地方用线较为稀疏。
3.软硬
骨点——人体骨点主要分布在肩、肘、胯、腕、膝、踝几个位置,用线最硬、转折最明显 鼓点——三角肌、肱二头肌、股外肌、腓肠肌等肌肉鼓出的位置与衣服贴合紧密,用线硬度仅次于骨点 衣物质感——较硬的牛仔布、亚麻布所产生的褶皱较硬;较软的丝绸、棉布等布料所产生的褶皱较软;当较薄的衣服穿在身上时,与骨点、鼓点较贴近,所呈现出的线条是较硬的,当较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时,衣料与结构间隔较远,所呈现出的线条是较软的。
4.方圆
画速写讲究线的方圆变化,“方”是指不圆滑的线段,“圆”是指被段落所约束的弧线。 从结构转折出发,转折犀利的线一般用在转折处。 比如,画膝盖,可以将膝盖理解为一个多边形,外轮廓位置的用线非常方,表现出膝盖骨硬朗的感觉;而画人物肌肉时,用线流畅且圆滑。 讲究线的方圆运用,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体积。比如,牛仔裤转折的时候用线稍方,丝绸的衣料或较厚的衣料用线稍圆,充分表现体量与质感。
5.粗细
外轮廓——画人物动态时,粗线描绘外轮廓线与主要结构位置。如画人物侧面坐姿时,背部至臀部的轮廓线较粗,与面部手部等细节位置的细线形成对比 远近位置——离视线较近的位置用线较粗,离视线较远的位置用线较细,以实现近实远虚的视觉效果 叠压、挤压关系——人坐在凳子上臀部与板凳接触的位置产生积压。为使上下积压关系更明显,加粗两者所接触位置的用线;手臂与躯干产生叠压时,一般会加粗手臂用线,弱化被叠压的躯干用线,以实现视觉上的前后效果
6.流畅
反映绘画者对线条运用的拿捏程度,体现画面的表现力、生动性和绘画性。一根流畅的线条就像一首诗,在用笔力度上微妙的把握,“收放自如”,绘出抑扬顿挫的线条。
7.力度
线条的虚实、粗细、软硬、黑白对比等,都需要合适的力度表现。
8.生动:
注意人体比例与透视,人物动态要协调舒展、线条要有较强的艺术性,无论是人物的表情还是动态都要生动起来,这样画面才会看着更丰富。
9.头身比
牢记人体速写口诀:“站七坐五蹲三半”。
10.三庭五眼
般来说,人体面部的基本比例遵循“三庭五眼”的原则,即从正面看人物头部,从发际线到眉线、从眉线到鼻底、从鼻底到下颌等距离的三段为“三庭”;两只耳朵中间的距离为五只眼睛的长度,即为“五眼”。
11.大动态
要更好地把握人物动态变化,提高形体准确度。
12.线性、线面速写
纯线造型和线面结合的速写。
好了,以上就是美术生必须知道的十二个速写“黑话”,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好学校持续为您提供更多免费回答,另祝您艺考顺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