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干货分享:素描头像的取与舍

发布时间: 2年前     浏览次数:63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应该有其精妙之处,也可称之为画面的焦点,而不是“面面俱到”。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在绘画的时候大胆并且合理地进行“取舍”。“取”与“舍”的过程,是作者主观对画面进行思考与处理的过程。那么美术生在绘画中如何“取”和“舍”呢?

1.素描头像中的“取”

(1)“取”五官刻画,画五官的衔接关系

在根据照片画素描时,应该将人物的五官部分作为画面的重点,深入刻画,尤其是眼睛。刻画五官的要点则是画好五官的衔接关系,要将它们串联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各自独立。

素描

(2)“取”明暗交界线刻画,画形体的转折关系

当我们观察模特的时候,心中要有整体。明暗交界线在画面中起到的是贯穿整体的作用,它将头部的额头、眉弓、颧骨、下巴以及脖子等结构串联起来,同时又交代了脸的正面和侧面的形体转折关系。

(3)“取”骨点和转折点,画我们能够理解的

当我们画侧面的头像素描时,应主观强调模特的额头、眉弓、颧骨、下颌骨等这些在头部起到转折性作用的骨点。所以,写生或临摹不同角度的头骨是学习绘画素描头像不可缺少的一步。我们眼睛看到的是模特表面的皮肤,而需要理解的是其皮肤下的肌肉和骨骼。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准确地找到画面中的重点。

(4)“取”统一的光源和投影,画我们能感受到的

当我们在写生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所导致的光源杂乱、不稳定等不利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画面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若“忠实”地按照客观光线来画,那么画面有可能出现“花”或者“平”的不佳效果。为画面创造统一的光源与相应的投影,能够使画面增加立体感,也能使画面更加统一。

2.素描头像中的“舍”

(1)舍弃背景,虚化暗部

在全因素素描中,背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面对模特进行写生时,其身后的背景往往是杂乱的,为了不“喧宾夺主”,我们可以大胆地将其舍弃。适当地虚化暗部不仅可使亮部的细节更加突出,还可以使画面更加整体。

素描

(2)舍线取面,以一当十

发和胡须的处理是人物素描中的一大难题,若将发须一根一根地画出来,必然会形成“平”且“散”的感觉。反之,应将一根根发丝概括成一块块面,线面结合,有面有线,以面表现形体,用线表现质感。

(3)大胆留白,无声胜有声

画面形成了“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对比,脸周围的大片留白更像是乐曲中的休止符号,无声胜有声。像断臂的维纳斯,残而不缺,给观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相反如果作将发须全部交代出来,使画面一览无余、平分秋色,由此可见,舍的最高境界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

3.取舍的分寸

取舍的分寸把握决定了画家的艺术水平的高低。我们从中也可体会到取舍之间的辩证关系:“取”讲求的是“实”,“舍”表达的是“虚”;“取”展现的是功底与实力,“舍”表现的是才气与胆魄;“取”,着笔墨处见功底是基本功。

好了,以上就是素描头像中的“取”与“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好学校持续为您提供更多免费回答,另祝您艺考顺利,加油!

Copyright@ 2012-2024 广州冠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7680号
首页电话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