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美术高考中的四大误区,你都知道吗?

发布时间: 2年前     浏览次数:60

美术高考是每年让数以千计的学生梦寐以求的考试之一。但是在备战美术高考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陷入一些误区,导致效果不佳。在本文中,小编将介绍美术高考中的四大误区,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美术艺考生更加有效地备战美术高考。

误区之一:基本技法不扎实

基本技法的训练是以后专业训练的基础,在整个美术专业的复习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考生必须踏踏实实地从排线条、拉直线等最基础的开始,一步步循序渐进,并辅之以透视、结构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后,再去深入学习其它的。

否则,如果一味地求快,而对基本技法没有足够的重视的话,便会如沙地建房似的,到头来只能是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基本技法

误区之二:图案设计不重视

考生一般对素描、色彩还较重视,但对图案及专业设计却常常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其实,后者是考试时最易得分,也是最易失分的地方。不少的初学者甚至连什么是二方连续,什么是适合纹样、套色也未弄懂,就兴冲冲地去应试了,结果当然不理想。

实际上,只要你好好地坐下来,看看书,收集一些资料或请教一下有经验的老师,再适当地投入一定时间练习一下,这部分的考分并不难得。一般的考生往往认为“图案吗,考前临时看看,背背就行了,没必要花多少功夫去重视它”。

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素描、色彩等专业训练上。殊不知,这样往往会得不偿失。96届考生朱某便亲身体验了一回:他把功夫一心只放在感兴趣的素描、色彩上,对图案漠不关心,只在临考前,潦潦画了一个图案草稿就去应试了。

误区之三:画面效果不统一

画面效果的调整统一(如画面主次、虚实的调整,色调的统一等),是绘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犹如文章的最后修改及润色一般,删去繁琐细节,突出主体,使作品趋于更完美。

然而,有些考生在训练中很容易忽略、甚至漠视这个环节,他们一心只想着把考卷的每个角落都画得很好,却忽视了重要的因素——画面的整体效果,以致画面显得“碎”、“花”。

五官具体结构比例及大体的明暗度;然后,再由实至虚、由主至次,依次人为地处理好五官间的关系,强调深浅、实虚的对比及空间感的塑造;最后,一定要留部分时间来调整好画面的整体实虚,突出主体,弱化陪衬物。(一般实虚顺序,石膏人像为:鼻子——眼睛——下颌———颧骨及颞骨、头部、胸部等,人像为:眼睛——鼻子——头发——下颌——颧骨及颞骨、胸等。)

画面效果

误区之四:现实与理想有冲突

这也是文章开头的那位考生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其实,考生在美术专业的训练有一定的基础后,就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现实情况选择专业学习的方向(或纯美术,或师范美术,或工艺美术等)。确定好了目标,才能在计划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成效地组织学习。

在临考前,考生最好能根据自己的愿望与本人的实际水平来选择相应的学校。如果你执着于只报考某一学校,那么首先你需要好好地去研究一下那所学校的考题类型及学校办学方向、教学风格(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的全部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想了解更多有关艺考方面的知识,可以联系在线客服,好学校为你提供一站式免费求学服务。另祝您艺考顺利,加油哈。

Copyright@ 2012-2024 广州冠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7680号
首页电话咨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