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浅谈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表演艺考生速看!

发布时间: 2年前     浏览次数:76

生活体验是演活人物、塑造成功的舞台形象的基础。舞台上的艺术创造,来自艺术家平日对人物的体验;一个好的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精深的表演技巧、全方位的舞台修养;表演时既要含蓄有要有分寸感。

演员在戏剧表演中,舞台人物的形象塑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那么小编就演员在人物形象塑造时应把握的几个方面粗谈一些看法。仅供参考,希望对即将参加表演艺考的您有所帮助!

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生活体验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环节

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生活体验是演活人物、塑造成功的舞台形象的基础。戏剧演员的表演,有着固定的程式,主要为斯坦尼拉夫斯基表导演体系的表演程式。但是,在实际演出中,有些演员的表演很符合程式规范,却没有鲜活的生命力,被观众贬为“程式化”的表演,其原因在于演员缺乏生活体验,使得表演显得非常僵化。著名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说,“演戏要‘真’,假戏真做,想要把角色演好、演像,首先需要‘心里有’”。荀先生的这一精彩概括,同样也适于其他艺术表演样式。

因此,表演中要熟悉角色的经历、身份、思想、性格、容貌、气质,了解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感情的变化等,要深入揣摩剧情剧理,才能给观众造成真实感,使观众动情。在日常生活中,演员要做有心人,细心的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并将平时的观察体验所得,与所学得表演程式融会贯通,运用到舞台实践中。富有成就的艺术家,总是在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加以提炼为典型的特征,并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在舞台实践中,要善于运用生活体验驾驭表演程式,才能使观众体会到人物的真实感。例如,有的演员表演哭或笑时,说停就停,这就是程式僵化,显得很假。

哭

因为生活的笑或哭,是不会说停就停的。还有的演员排出了戏的路子后,下一次就照原样比划表演,不再进入体验了,这就成为机械重复。因此,舞台要求“演戏三分生”,每次表演都要像演生戏一样进行“再体验”,不能光重复戏路子。

二、表演技巧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环节

表演常识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东西不等于艺术上的东西,艺术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最凝练、最典型、最优美的东西,假如戏和生活一模一样的话,还需要艺术吗?表演中,如果太求生活的真实感觉,把现实生活中的端肩、耸肩、摇头晃脑,伸舌、咧嘴等一些动作随便地搬上舞台,那么艺术作品就会失去艺术的美感。表演和生活的有着很强的辩证关系,如果演得不真,就违背生活了,不行。

如果真是真了,和生活一点不差,也不行。戏里的‘真’,是艺术的真,‘像’也是艺术的像。好的表演,应该有艺术,又有生活。既要符合人物心情,又要有艺术夸张。所以,演员有了生活体验,还必须用优美的技巧表现出来。

戏剧表演要求演员全身都要会做戏,会做戏才能有戏。这里的“做戏”,就是艺术技巧。例如小品的表演不外乎动作和语言。动作分为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即形体、肢体动作,内部动作为心理动作。在舞台表演中,如果只有外部动作,就显得假。所有外部动作,都是根据内心的情绪展示出来的。

戏剧演员

三、全方位的舞台修养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

舞台全方位的修养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有一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用很朴素的语言,阐述自己表演艺术形成的历程:“先接受传统的演技,把老前辈留下来的这一套表演程式彻底完整地接受下来,学好了,会用了,再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在传承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中提炼创造新的表演程式。我的艺术,只不过是我博采众长,然后加上自己的变化而已。”

这几句话有几层意思:第一要彻底完整地继承传统演技。第二要结合自己的“体验”,找到表演对象的生活依据,使形象鲜活。第三是创造新的表演程式,但必须是立足于传统美学规律基础上的创新。

因此,作为呈现艺术载体的演员,其全方位的艺术修养非常重要。当一个剧本呈现在演员面前时,除了导演,演员也需要进行自己的二度创作。演员要在研究剧本,理解人物,明确主题上狠下功夫,要对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切磋琢磨,反复推敲,不断加工提高。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每一个想象,每一个交流,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是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为演员,对自己的艺术积累要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并将其“化”到其扮演的角色的言行笑貌中。

表演艺考

四、表演的含蓄与分寸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必要环节

有的演员在表演时,常常会做得“过”,尤其是在戏剧冲突进入高潮时,表演激情往往失去分寸感。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不论饰演哪一类型的角色,在舞台上的动作多么复杂,多么流动活跃,演出时都特别注意分寸,绝不过火。

要锻炼火候,要掌握分寸,一切要从角色内心出发,不能矫柔造作,不能失掉美感。戏剧艺术是处处讲究美感,讲究含蓄的艺术。“乱而不乱,活泼引人,又不能手忙脚乱,眉挑目动,满地乱飞,一切动作都要有尺寸、有目的……即使在奔放之际,也要有收敛的余地”。

同时,防止过火并不是把戏演温,有的演员为了表现人物的稳重,或显示角色的分量,特别放慢表演节奏,使动作节奏不鲜明,情感交流中断,戏演得拖沓,影响人物性格塑造和观众的欣赏兴趣。因此,在戏剧表演中,含蓄不等于温和粗率,活泼不等于泼辣,细致不等于繁琐,端庄不等于痴呆,沉静不等于平板。过则火,欠则温。火候、分量合适,不温不火,适中而止。越是细节之处,越要注意分量。戏剧表演的“火”与“温”往往只在分毫之间,其基本问题在于演员的修养。

一个好的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精深的表演技巧、全方位的舞台修养和含蓄与分寸感的把握,才能使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丰满、真实、有血有肉,有艺术感染力。

演员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应是怎样的所做出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者想了解更多有关艺考方面的知识,可以联系在线客服,好学校为你提供一站式免费求学服务。另外祝您艺考一切顺利,金榜题名!

Copyright@ 2012-2024 广州冠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27680号
首页电话咨询在线咨询